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干达共和国政府关于派遣中国医疗队赴乌干达工作的协议补充修正案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9:03:24   浏览:935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干达共和国政府关于派遣中国医疗队赴乌干达工作的协议补充修正案

中国政府 乌干达共和国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干达共和国政府关于派遣中国医疗队赴乌干达工作的协议补充修正案


(签订日期1993年6月10日 生效日期1993年6月10日)
  乌干达共和国卫生部代表政府于一九九一年四月十一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称“双方”)签署了一项关于中国政府应乌干达政府的请求派遣医疗队到乌干达金贾医院工作两年的协议。
  其中第九条规定协议中款尽事宜和在协议执行中产生的分歧将由两国政府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现通过友好协商,双方同意对该协议作如下补充修正:
  第一条 补充解释
  1.1 本补充修正案及其原协议未加修正所有其他条款将继续有效。
  1.2 本补充修正案将由双方共同阅读、翻译和解释,与原协议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新协议。
  1.3 对原协议和修正部分的解释中所产生的分歧将以修正部分为准加以解释。
  第五条 往返费用和工资
  5.3 一九九一年四月十一日协议第五条第三款将被取消(见第六条第二款,6.2)。
  5.4 原协议第五条第四款将被修正为:乌干达政府将向医疗队提供住宿、家具、水、电、交通用具、燃衬、医疗费和工资。月工资标准为:
  (A) 主任医生和医疗队长:相当于200美元的乌先令;
  (B) 主治医生: 相当于180美元的乌先令;
  (C) 其他人员: 相当于150美元的乌先令。
  上述费用由乌干达政府按每月底美元对乌先令的官方汇率向医疗队拨付。
  第六条 中国政府
  6.2 第六条第二款将被补充修正为:负责承担医疗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往乌干达共和国和从乌干达共和国返回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往返国际旅费和机场税。
  本协议由双方各自政府授权人于一九九三年六月十日在恩德培签订,用中、英两种文字写成,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乌干达共和国政府
   代     表         代    表
     阎 科           卡沃·阿布古
    (签字)           (签字)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开展部分处方药品转换评价为非处方药品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家药监局


关于开展部分处方药品转换评价为非处方药品申报工作的通知

国药监安[2001]5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按照药品分类管理工作的整体部署,我局已进行了两次非处方药的遴选工作,为贯彻
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经研究决定,
在原有的遴选工作基础上,拟开展部分处方药品转换评价为非处方药品的申报工作。现将
有关工作部署如下:

一、处方药品转换评价为非处方药品是指对已批准生产销售的处方药品,按照非处方
药品的遴选原则,由药品生产企业提出申请,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评价,确定为非
处方药品的,公布后核发《非处方药品审核登记证书》。

二、本次处方药品转换评价为非处方药品的申报范围:

(一)已列入第一批、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品种,其新增(或改变)
剂型、规格并在2001年12月31日前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批准文号的药品(药品
质量标准应为正式标准)。

(二)2000年1月1日以后,地方标准药品经整顿升为国家标准的,并取得国家药品
监督管理局核发批准文号的药品(药品质量标准应为正式标准)。

(三)1997年1月1日以后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复方制剂,其活性成份已在公布的《国
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中且与《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同类品种适应症相同的药品。

1997年1月1日以后批准上市的中成药制剂,其功能主治与《国家非处方药药品目录》
同类品种相同的药品。

三、本次申报转换评价工作程序:

(一)凡符合申报范围条件的药品生产企业(进口药品由代理商)可向所在地省级药
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并按规定填报《处方药品转换评价非处方药品申报表》(下称《申
报表》)并提供以下资料:
1、药品生产批件(复印件);
2、药品质量标准(复印件);
3、药品使用说明书;
4、该药品上市前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等报告;
5、该药品上市后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有关临床资料的报告。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药品生产企业申报资料后,对其药品
证明文件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查,对存在药品不良反应大,文件资料不真实、
不完整的予以退审;符合审核条件的,在《申报表》上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并附本通知(一)
中的资料各一式一份,于2002年2月28日前集中报送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

(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对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报送的初审通过的药品,
按照我局已确定的非处方药遴选原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对已确定受理的药品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按照
“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的遴选原则进行医学和药学评价。国家药
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负责对报送资料的技术审核工作。

四、有关工作说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要认真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分
类管理文件的有关要求,根据职责组织和部署安排好相应工作。对逾期申报的资料,我局
将不予受理。

确定并公布非处方药药品目录后,有关非处方药品使用说明书的制定审批、非处方药
品审核登记及相关工作由我局另行安排。


附件:处方药品转换评价非处方药品申报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


附件:

处方药品转换评价非处方药品申请表

申报范围: 收审编号:
┌─────────┬───────────────────────────┐
│ 企 业 名 称 │ │
│ (盖 章) │ │
├─────────┴──────────────┬─────┬──────┤
│ 地址 │ 邮 编 │ │
├────────┬───────────┬───┴┬────┴──────┤
│ 企业负责人 │ │ 电 话 │ │
├────────┼──────┬───┬┴────┴┬───┬──────┤
│ 申报负责人 │ │ 电话 │ │ 传真 │ │
├────────┼──────┴───┴──────┴───┴──────┤
│ │正式品名: │
│ 药品名称 │英文名: │
│ │汉语拼音: │
├────────┼─────────┬────┬─────────────┤
│ 剂 型 │ │ 规 格 │ │
├────────┼─────────┼────┴─┬───────────┤
│ 批准文号 │ │质量标准来源│ │
├────────┴─────────┴──────┴───────────┤
│药品成份: │
│ │
│ │
│ │
│ │
├─────────────────────────────────────┤
│适应症(功能主治) │
│ │
│ │
│ │
│ │
└─────────────────────────────────────┘
注:1、“收审编号”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填写
2、“申报范围”由申报企业填写,按照属于文件申报范围的类别分别标示(一)、(二)、
(三)。

┌─────────────────────────────────────┐
│药品生产、使用情况(简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意见: │
│ │
│ │
│ │
│ │
│ │
│ │
│ │
│ (盖章) │
│ 年 月 日 │
│ │
│ │
└─────────────────────────────────────┘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的通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
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的通知
(劳社鉴发[2004]15号)

北京市、河北省、吉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落实第四次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适合高校特点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模式。经研究,决定在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河北大学、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和长春工程学院开展高等学校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现将《高校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试点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并结合各学校特点,制定实施方案并协助开展试点工作。
  附件:高校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方案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二00四年五月二十日

           高等学校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落实第四次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符合高校特点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式,经研究,选择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和长春工程学院,开展高等学校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
  主要目的是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试点,探索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职业技能鉴定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二、组织管理
  (一)由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所在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共同负责试点工作。
  (二)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提出试点学校基本条件和试点工作总体要求,提供全国统一鉴定项目和职业能力认证项目清单,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试点院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鉴定合格人员核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三)试点所在省(市)劳动保障厅(局)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负责审核试点单位基本条件,做好职业资格与专业设置的对接服务,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指导和服务,并负责试点高校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督导工作。
  (四)各试点学校要按照劳动保障部高校职业技能鉴定试点方案总体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成立职业技能鉴定办公室,具体负责本校职业资格培训和技能考核试点工作。

  三、试点工作总体方案要求
  (一)制定实施细则
  各试点学校要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实施细则,报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批准实施,抄省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备案。
  (二)职业技能鉴定范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列的职业目录,结合本校专业设置学科体系,选择适合高校学生就业需求的相关职业,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
  (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
  试点院校要将职业资格培训与学历教育有机地融合,将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课程考试有机地融合,进行单元式教学、模块化考核、学分制管理试点。
  其中与国家职业标准基本相对应的专业,教学内容能够完全包容(或稍加修改即可包容)职业标准要求的课程,可以采用课程认证方式,经省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审核,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批准,纳入学分管理,不再单独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应知部分的培训和考试。
  与国家职业标准部分对应的专业、教学内容可部分包容(或稍加修改即可包容)职业标准要求的课程,修满所要求的学分后,通过补修其不包容部分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并进行模块化考试,不再单独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应知部分的培训和考试。
  与国家职业标准不能对应的专业,教学内容不能包容职业资格培训要求的课程,学校通过鼓励学生选修职业资格培训课程的方式,待按要求修满全部学分后,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会职业技能考核。
  (五)鉴定质量监督
  试点院校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监督和考评员培训工作,由所在地省级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负责。
  (六)职业指导和创业培训
  试点学校应鼓励和组织本校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参加职业指导职业资格的培训和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引导学生适应市场需要,转变就业观念。各试点院校还要针对应届毕业生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对有创业愿望的学生组织创业计划培训。可以采用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SYB培训模式,提升创办小企业的能力,促进成功创业和自主就业。
  同时,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将在对在校大学生给予一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组织国内外知名职业能力认证项目进校园活动。